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薛建兴:重构“母亲河”美好生态

发布时间:2021-09-09 来源: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陕西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盘棋”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不遗余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通过重点水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整治以及矿区生态再造等工程,聚焦生态治理的重点难点,多举措持续推进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5年以来,陕北风沙草滩区实施封山(沙)育林4.08万公顷;在黄土髙原累计投资87.6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入黄沙量年减少746.8万吨,森林覆盖率提高3%;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0.9万公顷。此外,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完成建设规模3.7万公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完善防护体系恢复生态

  陕西省黄河流域北起毛乌素沙地,南至秦岭北麓,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分别占到陕西省65%、76%、87%。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做好黄河中游地区的水污染治理、黄土流失等系列问题,对陕西乃至全国都十分重要。

  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900万公顷,特别是其中786万公顷多沙粗沙区,对下游威胁严重;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损害依旧严峻;秦岭水源涵养能力亟须提升;水沙关系不协调;水土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始终是黄河流域生态问题的主要矛盾。

  针对榆林北部长城沿线以北、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区风蚀沙化严重、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陕西省釆取风蚀沙化区修复、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通过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完善毛乌素沙区生态防护体系。预期2025年,陕西省区域内盐渍荒漠化土地治理36%以上,沙化环境得到优化,土壤条件得到改善。

  针对榆林北部黄河西岸沿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粗沙入黄量大等生态问题,采取新型淤地坝建设,推广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砒砂岩区抗蚀促生等技术,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有机结合,强化农业和生态融合式治理。陕西省预期2025年区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髙2%以上,水土流失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加强重点保护提升生态

  针对秦岭区域生境碎片化等生态问题,采取自然资源调査监测、保护地整合归并、功能区划调整优化等,增强秦岭地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陕西省预期2025年,秦岭地区生态系统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髙。

  针对秦岭区域矿山周围环境恶化等问题,采取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加快矿山环境修复等措施,强化渭河生态补水功能。陕西省预期2025年区域内新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率50%,全面提升和増强秦岭水源涵养能力。

  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是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的重要举措。陕西省沿黄生态林带建设项目主要对黄河沿线土崖荒坡荒沟、入黄支流峪口等宜林区琙,按照“宜林则林”方式,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问题,构筑绿色屏障。在合阳县,从2015年底开始实施湿地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湿地环境治理、水岸修复等工程措施,将区域修复成游禽栖息地、候鸟迁徙驿站的近自然湿地。

  在无堤防河段,依托全省沿黄生态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以及水保顶目政策支持机遇,实施黄河沿线生态林带、固沟保塬、坡耕地等项目,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水保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治理遗留矿山重构生态

  针对榆林市神、府、横等地历史遗留矿山,聚焦目前存在的破坏损毁和压占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土壤、植被等受损,潜在地质灾害等问题,采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重塑地形地貌、土地复垦利用、矿山植被重建等措施,实现矿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升。根据预期,到2025年陕西省区域內修复废弃矿山247个,恢复土地977.38公顷,为陕北地区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

  针对区域内历史遗留矿山,目前存在的破坏损毁和压占土地,土壤、植被和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破坏等问题,采取散石清理、削坡、废渣清运、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措施,修复矿山开采形成的链式生态损害,恢复矿山生态环境。陕西省预期2025年区域内修复废弃矿山141个,恢复土地1673.41公顷,为渭北地区现代农业建设、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


原文链接:http://zrzyt.shaanxi.gov.cn/info/1038/56364.htm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