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的智慧与执着:专访原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毛佳樑
规划人的智慧与执着:专访原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毛佳樑
2021-09-02 市规划院
规划人的智慧与执着
2021年8月18日上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上海城市规划口述历史工作,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熊鲁霞携口述历史工作小组,对原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佳樑进行了专访。
毛佳樑(左)接受熊鲁霞(右)专访
从小喝着黄浦江的水长大,最浓郁的乡愁,是陪伴自己成长的石库门弄堂。这份对城市的情怀,深深烙刻在毛佳樑此后的工作历程中。专访中,毛佳樑举例讲述了上海两平方米住房解困和母亲河巨变背后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快速发展进程中,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大规划工作者的初心、智慧和执着。
壹
急难愁盼:破解“天字第一号”难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城市建设以偿还“历史欠账”为主,“住房难、交通难、就业难”是当时最为紧迫的难题。1979年知青返城后,根据政策毛佳樑被分配到上海黄浦区房地系统工作,从区房地局基层工作做起,在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后来到了区住宅办、区政府工作。1995年初,调任到新组建的上海市住宅发展局,长期从事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尤其是参与了上海“365”万危棚简屋改造、住房解困,以及全市住宅建设发展。
全社会参与,积极推进住房解困
据毛佳樑回忆,当时住房困难的情况,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有一次去人民路的一处旧式里弄,回访来报修的居民户。这户人家的居住环境在当时的黄浦区还不算最差的,三代人住在二楼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里,里面搭了一个小阁楼。房门口要放一个煤球炉,只能在墙上挖个洞才能放得下小铁锅,走楼梯一不小心就可能有危险。当时,房管部门的基层干部看了以后,都感到非常心酸,但也很无奈。
20世纪80年代老棚户区
“一线天”和“握手楼”场景
改革开放初期,根据新华社记者关于上海住房问题的调研报告,1980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各类困难户45.5万户,占市区总户数的28.4%。建筑之密、房屋之挤、无房户比重之大,均为全国大城市之最,居住困难被上海老百姓形容为“天字第一号”难题,加上40万知青逐年返沪,使得住房矛盾雪上加霜。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问题,确定加快旧城改造,优先开展住房解困,积极推进住宅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1987年,时任市长江泽民在市劳模大会上提出,把解决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特困户作为市政府实事之一。1990年3月,市政府成立了住房问题研究小组,对上海住房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探索。时任市长朱镕基多次听取研究小组的工作汇报并参与深入讨论,提出了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当时,毛佳樑作为区住宅系统代表成为小组成员之一。1992年上海第六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到本世纪末完成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全市各区县和委办局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在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大大加快了旧区改造步伐。改造前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大厅的“百万市民大搬迁”钢雕,就是当年上海动拆迁工作的真实写照。
“百万市民大搬迁”铜雕
(2018年摄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上海住房解困工作,首先从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的特困户入手,然后逐年解决人均2.5平方米、4平方米的困难户。锲而不舍,到1999年底,人均4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全部得到解决,上海“天字第一号”难题,开始被破解。1995年10月,上海住房解困工作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积极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联动发展
早期的旧区建设主要是依靠地方财政资金进行“危棚简屋”基地改造,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这样的旧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位于北京东路以南、山东中路西侧的“松柏里”基地改造,是1988年前后黄浦区探索市场化运作的第一个商品房项目。当时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区住宅办积极探索通过异地安置模式来解决动迁问题,动员居民从浦西的北京东路搬到浦东张杨路的“竹园新村”。最初,居民们听说要从市中心搬到浦东,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个别人还说“竹园、竹园,要么把我捉得去。”后来,当居民参观了动迁房源后,看到每家都有明亮的客厅和卧室,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同时感觉小区的绿化、环境也很好,态度有所转变。
为解决竹园小区居民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区住宅办在居民进户之初,办了几件实事,即“五个一”:在小区内安装了第一台公共电话亭,开办了一家日用品小商店、一个临时卫生站,第一批优先接通动迁户家庭煤气。特别是在市公交总公司的支持下,区住宅办融资开通了全市第一条由社会资金投入的公交“119 路”,从竹园新村开到陆家嘴其昌栈。
“松柏里”基地改造打开了黄浦区居民异地动迁的大门,也开辟了一条通过市场化推进旧区改造的新路子,这样的案例在上海举不胜举。
远眺竹园小区
不断完善“两个体系”和“两种渠道”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进,各区县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引入境内外资金,加快危棚简屋改造和居住区规划建设,市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特别是上海推进公有住房出售和公积金制度,大大提高了市民的购房能力,为上海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条件。
进入新世纪,上海不断完善“两个体系、两种渠道”,即面向社会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以及租售并举的两种渠道。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从1979年的4.3平方米,提升到2019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2平方米,折算为人均居住面积约为19平方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倍多。上海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中国的蓬勃生机和窗口形象。
贰
还江于民:“人民城市为人民”
毛佳樑谈到,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我们工作、生活在上海,和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更要对“一江一河”倍加爱护。
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
进入21世纪,上海市委、市政府在2002年1月宣布,要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高标准、高水平实施两岸地区的规划和开发,拉开了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的序幕。
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规划局在时任局长夏丽卿带领下,组织开展了黄浦江中心段两岸地区规划方案国际征集,在两轮评审后选出了优胜方案。随后由上海市规划院进行方案深化、完善,形成了中心段优化方案,提出了“人民之江”的总体定位。在2002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规划局会同各区组织编制两岸的结构规划和控详规划。2003年4月,毛佳樑调任至市规划局工作,承前启后,继续推进两岸地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落地。
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推动了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发展,逐渐形成全市现代服务业高地。二是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黄浦江水质整治和生态环境改善,打造世界一流的滨水城市特色风貌。三是有力地推进旧区改造,大大加快了公共服务、市政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整体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四是注重历史文脉传承,提升了城区品质。众多老厂房、码头、仓库,被赋予文化创意、展示演艺等新功能,实现城市更新与地区转型发展。五是完善了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推动了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杨浦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杨树浦水厂段)
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原北票码头)
外滩地区综合改造
外滩地区曾进行过多次整治工程。在市政府批复《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优化方案》和明确“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场址后,为不断完善外滩总体环境、迎接世博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完善区域路网系统,2007年4月,市政府决定再次对外滩地区实施综合改造工程。
为有效开展本轮综合改造工作,上海市规划院编制了《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暨修建性详细规划》,对外滩综合改造起到了引领和推进作用。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建交委、规划局、市政局、绿化局等部门的合力推进下,各条战线都抽调了精兵强将,经过三年时间的协同作战,外滩面貌焕然一新,综合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在改造工程前期,相关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发现,途径外滩地区的机动车有70%是过境车辆。因此,改造方案结合地上、地下道路综合改造和规划新建地下隧道,在地面留出更多广场和绿化空间,增加公共活动和服务设施。同时,认真做好外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整治。综合改造工作完成后,在2009年度全国规划评优过程中,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凭借其统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得到全国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全国一等奖,并位列第一。
外滩(1980年代)
外滩(2018年)
外滩天际轮廓线保护
半岛酒店地处北京东路外滩,原址为“友谊商店”,2004年拆除后进行整街坊改造,投资方希望将酒店设计成为南京东路以北,自中国银行大厦至苏州河的第一高楼,提出建筑高度为100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滩建筑群就像一曲交响乐,和平饭店、中国银行是交响乐的最高潮,然后再向南、向北延续,交响乐向北的收尾应该是苏州河北岸、80米高的上海大厦。
根据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要求,在酒店总体布局和建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滨江第一界面的酒店建筑采取东楼低、西楼高的设计手法,由中山东一路向圆明园路分为40米、50 米、60米三级逐步提升,这样就保护和延续了外滩建筑群的天际轮廓线和整体历史风貌。
2008年建成开业的外滩半岛酒店
(左起第一幢建筑)(2019年)
“新鸿基”融入地区协调发展
小陆家嘴的“新鸿基”基地毗邻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原规划方案为“三幢高楼、自成组团”。但如果从浦西外滩地区看浦东,三幢高楼可能会完全遮挡金茂大厦。为此,市规划局派专业人员从浦西地区不同视角观察,这个顾虑得到了验证。
此后,经过与新鸿基地产集团多次协调,市规划局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建筑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将三幢高楼调整为两幢,主体建筑和部分裙楼高度可提升;二是在主体工程施工时,希望根据已批准的轨交14号线规划,推进地铁车站同步建设;三是加强与基地周边楼宇的连通性,进一步优化区域的地下步行系统网络。新鸿基认真研究和落实市规划局的调整意见,对设计方案作了优化,重新编制了以“双子塔楼”为主要标志的新方案,成为小陆家嘴建筑群中的一个亮点,这也有利于保护浦西方向的视线通廊。同时,推进地下空间与周边楼宇和酒店的连通;先行启动国金中心大厦与地铁车站的同步建设,妥善解决了此后14号线在小陆家嘴地区的站点建设问题。预计到2022年,14号线可通车运行。
“新鸿基”地块建成实景
给北外滩拍张“集体照”
21世纪初,北外滩地区正在努力打造成为黄浦江重要的功能区和景观带,一批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2004年12月中旬,毛佳樑和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海生、伍江等赴虹口区开展实地调研。北外滩地区,既有建国前的历史建筑,又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建楼宇,以及目前在建和待建项目。打个比方,这些建筑就好比是“三代同堂”,站在黄浦江畔。当时,毛佳樑提出要给北外滩滨江地区拍一张“集体照”。
在虹口区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市规划局要求对北外滩地区的整体建筑风格、天际轮廓线再进行仔细研究,通盘考虑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统筹协调地上地下和车行人行交通网络等8个方面内容,以北外滩地区为试点,抓紧开展城市设计工作。2005年上半年,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规划方案成果。
2005年5月,市领导在浦江游览船上召开了黄浦江两岸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从陆地到水上,边考察边讨论。时任市长韩正在总结中强调,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成果,要体现在功能上,反映在形态上;提出了“三个加强、三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同时肯定了黄浦江沿线通过整体规划,在城市设计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北外滩滨江建筑2005年实景
(东方明珠视点)
北外滩滨江城市设计效果图
(东方明珠视点,2005 年)
北外滩滨江地区局部建设实景
(2018年)
把滨江通道让给市民
对北外滩地区的规划实施,毛佳樑也举了一个案例。2005年上半年,在北外滩调研时,市规划局发现有一处在建的高层商品房住宅小区,当时已完成地下的桩基工程。一旦高楼建成后,滨江通道就会被阻断。鉴于以往苏州河沿岸人行通道难以贯通的教训,市规划局立刻决定要打通这个节点,把滨江通道让给市民。毛佳樑会同虹口区政府通过多次协调,得到投资方的理解和配合,将滨江第一界面的高层住宅调整为宾馆,即现在的“悦榕庄”酒店和两幢办公楼;保留了第二界面的两幢高层住宅楼,即现在的“白金湾花园”,为后来实现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打下了基础。
在上海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旧城改造、住房解困和住宅建设,还是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建设,都充分体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广大规划工作者的爱岗敬业,保障了城乡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根本属性。正如毛佳樑谈到,“规划管理部门没有自身的利益,如果说有利益的话,那么就是两句话:一是城市的长远利益;二是老百姓的公共利益。”
原文链接:http://ghzyj.sh.gov.cn/gzdt/20210902/b68855af6ead4032826dbc02c3d819f1.html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