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海应着力打造哪些鲜明标识?
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海应着力打造哪些鲜明标识?
2021-08-19 上观新闻
当今世界,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城市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无形而有感,看似无形,却能触摸;看似无形,却能标识。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需要全方位、全要素打造具有鲜明标识的城市软实力特质,让上海形象更富感召力、更有亲和力、更具全球吸引力,为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一、打造人文之城,使“上海温度”成为重要标识。
城市的温度,不是由冰冷的钢筋水泥来包裹的,而是由精致的人文情怀来呵护的。城市处处洋溢的人文关怀和时时可见的善行义举及其所蕴含的幸福感,会激发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亲和力。从首次提出“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到展望“五个人人”的美好愿景,从贯彻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到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上海以精致的人文情怀、绣花般的细心和满满的爱心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从热线手语视频服务的运行到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增设,从“熊掌咖啡”的热卖到“吾声快递”的蹿红,“让城市温度首先在残疾人身上体现”得以实现,城市更具人性化了;从“一江一河”岸线开发到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41条落叶景观道,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使人们更好体验黄浦江两岸的流光溢彩、绚丽多姿,更好感受“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的独特气质,城市更有人文气息了;从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和“三园工程”稳步推进到“城市小蜜蜂”公租房和人才公寓的不断涌现,从小尺度开放式街区的打造到充满亲近感的“城市表情”的塑造,从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的运行到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的推广,城市更富人情味了;从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抗疫到消防人员远赴郑州抗涝,从志愿者默默“守城抗疫”到社区上演“土豆消灭战”,处处可见守望相助的暖心之举。“人文上海”熠熠生辉,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二、打造平安之城,使安全韧性成为重要标识。
城市的限度,不是由城市空间容量来框定的,而是由城市安全、人民安全来决定的。安全发展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兴衰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工作的“头等大事”。把安全作为城市软环境的硬指标,是“平安上海”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客观要求。上海是全球最安全的50个城市之一,安全有序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
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硬支撑。“平安上海”建设应该全方位提升市民的安全感,既要确保个人安全,还应加强数据安全、环境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平安上海”建设应该全方面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既要提升城市功能韧性、过程韧性、系统韧性,又要提高管理韧性,刚柔并济、宽严并施、疏堵并举,打造“韧性之城”。“平安上海”建设应该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强风险管理、日常管理、应急管理和再生管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使上海始终位于全球最安全城市前列。
三、打造法治之城,使良好法治环境成为重要标识。
城市的宽度,不是由地域边界来划定的,而是由法治行动来丈量的。法治是城市软实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新加坡曾连续10年居“最适宜投资地”榜首,其竞争优势就是良好的法治环境。上海深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硬核保障”。一个可预期、可信赖、可保障的法治环境越来越成为上海显著的标志,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上海投资创业、生活居住、旅游消费。
上海司法文明指数高居全国首位。我们必须维护好“法治上海”的金字招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城市软实力建设在法治轨道内稳步提升,使法治始终成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四、打造生态之城,使低碳绿色和生态友好成为重要标识。
城市的厚度,不是靠经济总量来堆积的,而是由城市资源承载力来夯实的。生态宜居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关注的共同话题。
上海抓紧抓实办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使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无废城市”和循环社会才是理想状态。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从身边事、小微事做起,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成为新时尚,让绿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打造“美丽上海”。
五、打造“智治”之城,使“两张网”成为重要标识。
城市的深度,不是由海量数据、丰富场景来定义的,而是由数字赋能的能级和智慧治理的水平来测量的。数字赋能是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逻辑重构的“绣花针”,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支撑点”。
从“随申码”到“两个免于提交”,从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2%到好评率高达99.96%,像网购一样方便的“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更舒心。从方便老人的“一键叫车”、照看独居老人的智能水表到电动自行车的“智能梯控系统”、共享单车乱停放的人工智能识别,从“让预警跑在老百姓报修前”的城市神经元系统到“让协同跑在城运中心派单前”的管理流程再造,耳聪目明、智能研判、四肢协同、精准发力、善解人意的“一网统管”,让城市治理更智慧、更精准,城市运行更顺畅、更安全。“两张网”摸不着,但很管用,日益成为上海城市服务管理的关键支撑,成为“数字上海”的重要标志,牵引着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引领着未来超大城市“智治”新方向。
六、打造卓越之城,使城市精神品格成为重要标识。
城市的高度,不是由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来刻写,而是由独特的城市精神品格来标识。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具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城市精神品格浸润着上海每一片土地,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的发展史、奋斗史,成为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城市精神品格浸润着上海每一个人,深深融入上海人的血液中、骨髓里,成为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精神支柱。
上海的成就源于一批又一批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源于千千万万的守规矩、讲诚信、负责任、懂自律的市民群体。干部队伍、市民群体及其蕴含的城市精神品格,就是上海“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密钥。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仍然要保持创业初期那么一股子气和劲,带头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书写新时代上海的新奇迹,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陈海松、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ghzyj.sh.gov.cn/gzdt/20210819/222f0ddfeb5b413a805e53bd4be30189.html
下一篇: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低碳倡议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