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打开“两山”转化通道

发布时间:2021-03-13 来源: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还有哪些堵点?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如何构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连日来,围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了热议。

  “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这段重要讲话,让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司司长廖永林印象深刻。廖永林表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现实路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通过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林业和海洋生态产业发展等多种途径,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质生态产品的过程。

  多位代表委员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这项工程立梁架柱。“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试点。今年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以文件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表述。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构建。

  “近年来,各地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廖永林说,“比如福建南平的‘生态银行’模式、浙江丽水的‘两山银行’模式等,在生态资源与生态资产、资本之间架起了转化的桥梁,实现了生态产品的规模化增值。”

  全国政协委员、南平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陈建华深有感触地说:“存下‘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南平的‘生态银行’正是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如今,在南平百姓心中,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廖永林说,目前在实践中,生态产品价值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一是政府购买,比如上下游的生态补偿、国家公益林补助等;二是“政府+市场”行为,比如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是以市场为主的行为,比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消费等。

  “现在以‘政府购买’居多,未来要培育和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平台,在价值核算、价格机制等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廖永林认为,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大春建议,开展生态产品资源市场化交易试点,“政府应出台融资、投资、退出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基础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和生态动态演化情况。

  做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对此,民建中央建议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工作,将自然资源资产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的重要指标。

  “生态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方兰表示,陕西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每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亿元以上,极大缓解了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为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方兰说,西北地区担负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但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应深入探索西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体系和实现机制,助力生态脆弱地区筹集资金保护生态环境,并缓解政府治理资金压力和治理难度,形成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的良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表示,下一步,宁夏将探索推进排污权、土地权、用水权、山林权交易改革,激发“化学反应”,激活“一池春水”,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革中央今年提交了关于完善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建议从制度设计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地票”、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资源指标及林权、水权、碳汇等产权交易制度规范,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杨旋】


原文链接:http://zrzyt.fujian.gov.cn/xxgk/gtdt/gtyw/202103/t20210312_5548032.htm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