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创新
“我国水资源短缺,向大海要水将是一个重要选择。”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李琳梅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创新的提案。她认为,要加大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海水淡化技术创新跨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沿海水资源安全。
海水淡化是水资源开源增量技术,具有水质优、水量稳、不受时空气候影响等特点。李琳梅介绍,国际上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及应用已超过70年,工程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超过1亿吨/日。随着技术进步、规模扩大和运行维护水平提高,海水淡化成本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10美元/吨降至1美元/吨左右。作为新增水源,海水淡化具有更好的投资经济性。
“面对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瓶颈制约依然严峻的现状,需要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海水淡化并予以关注和支持。”李琳梅表示。
据李琳梅介绍,目前山东、天津等省(市)正积极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约160万吨/日,但约80%的万吨级及以上大型工程采用的是国外技术装备,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等关键核心装备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大型整机成套技术缺乏,已严重影响自主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为此,李琳梅建议,设立专项支持攻关,突破海水淡化“卡脖子”技术。要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专项中给予海水淡化明确的位置,保证研发资金投入,组织优势单位联合攻关,突破反渗透膜、海水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卡脖子”技术,实现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降低制水成本。支持海水淡化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对标国际前沿,引领行业发展。
此外,李琳梅建议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建造海水淡化“大国重器”,把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完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创新示范基地功能,配套建设大型海水淡化试验场,将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核心装备、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研发、制造、测试、评价和工艺技术验证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赵宁】
原文链接:http://zrzyt.fujian.gov.cn/xxgk/gtdt/gtyw/202103/t20210305_5544560.htm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