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以“两山理念”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发布时间:2020-04-29 来源: 作者: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15年前,时任浙江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 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调研余村9天之后,习近平同志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短评,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图景跃然而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看,这一理念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科学阐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中国特色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价值看,这一理念是新时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遵循,对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部署建设农村“美丽家园”。这一要求,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守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要前提。当前,以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必须重点把握如下三点:

  第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没有树立牢固的理念,就没有坚定行动的决心。对于“两山理念”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呈现出矛盾状态,只要经济,不要生态;第二阶段,虽意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但为了小利益而不顾大环境;第三阶段,真正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自觉行动。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担当表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让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的意识入脑入心、生根发芽。

  第二,保持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乡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保持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就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助力。由于乡村振兴目标多样化,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必须把保持绿水青山放在前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绝对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首先,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其次,对于已遭损坏的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整体修复、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再次,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依靠制度和法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做好环境资源保护;最后,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用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从总体原则看,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循序渐进,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从具体方向看,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合理规划乡村空间结构。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实行不同开发策略,对主要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对主要提供农产品的农产品主产区实行限制开发和优化开发,对主要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实行优化开发和禁止开发;二是合理开发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产品和资源产品。从生态产品看,要推动建设生态功能区,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从资源产品看,要优先开发可再生资源产品,合理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产品;三是依托绿水青山的先发优势,发展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人文习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相关生态产业,为乡村居民创造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四是统筹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对乡村振兴实行全面统筹安排,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让绿水青山顺畅地转变为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能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