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作者: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 2018 〕 16 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闽政〔 2018 〕 22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改革我市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市属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市属企业本部及市属企业所出资的各级独资、控股的子企业(以下简称市属企业)。市级有关部门或机构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以及市级有关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所管理的国有企业,参照本意见执行。

  工资总额是指由市属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与 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二、改革工资总额决定机制

  (一)改革工资总额确定办法。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政策要求,根据市属企业发展战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职工工资水平市场对标等情况,结合市人社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合理确定年度工资总额。

  (二)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 按照 “ 工资总额和效益同向增减 ” 的原则,确定企业年度工资总额增长或下降幅度。

  市属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其中,当年劳动生产率未提高、上年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者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应低于同期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对于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情形,按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3 倍认定,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应低于同期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且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得超过市人社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下线。对主业不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二类企业和公益类企业,上年职工平均工资达到市人社部门发布的工资增长调控水平及以上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应低于同期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且当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得超过市人社部门发布的工资增长调控目标。

  市属企业经济效益不增长或下降的,除受政策调整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外,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不增长或相应下降,且企业负责人不得核增次年基本年薪及当年绩效年薪。当年劳动生产率未下降、上年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者上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未达到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80% 的,当年工资总额可适当少降。

  市属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剧烈波动,导致按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增长幅度超过 20% 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原则上按照不超过 20% 确定。

  市属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剧烈波动,导致按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下降幅度超过 20% 的,在企业具备工资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当年工资总额下降幅度可按照不超过 20% 确定。

  市属企业未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或者适度下降。

  市属企业按照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原则上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但发生兼并重组、新设企业或机构等情况的,可以参照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合理增加或者减少工资总额。企业按照管理权限招聘的职业经理人所增加的工资总额,由企业据实单列,不计入当年企业工资总额幅度调增控制范围,列入次年预算基数。

  (三)分类确定工资效益联动指标 。 根据市属企业功能性质定位和行业特点,科学设置联动指标,合理确定考核目标,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工资效益联动指标原则上为 1 ~ 2 个,最多不超过 4 个。

  商业一类企业 —— 以市场为导向,处于完全竞争性行业或领域的企业(竞争性业务净资产比例达到或超过 50% 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主要选取利润总额(或净利润)、经济增加值(或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选取人均利润、人均增加值等指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指标选取人工成本利润率指标。

  商业二类企业 —— 以不具体从事对外经营业务,发挥重大决策、资产管理、投资控股、战略管控等功能或作用的企业;或以完成政府战略任务或政府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竞争性业务净资产比例低于 50% 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主要选取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或任务完成率等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选取人均利润、人均工作量等指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指标主要选取人事费用率指标。

  公益类企业 —— 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在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主要选取营业收入或主营业务工作量、任务完成率等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选取人均营业收入、人均主营业务工作量等指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指标主要选取人事费用率指标。

  金融类企业,属于开发性、政策性的,应主要选取体现服务国家战略和风险控制的指标,兼顾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属于商业性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选取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选取人均利润指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指标选取人工成本利润率指标;风险成本控制指标主要选取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案件风险率、杠杆率等指标。

  文化类企业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同时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标。其中,经济效益指标主要选取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选取人均利润、人均营业收入等指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指标主要选取人事费用率等指标。

  三、改革工资总额管理方式

  (四)全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由市属企业自主编制,按规定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根据企业功能性质定位、行业特色并结合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分别报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备案或核准后执行。

  商业一类市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原则上实行备案制。其中,未建立规范董事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近三年企业工资分配明显违反国家工资总额管理规定的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认定,其工资总额预算实行核准制。

  对其他市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原则上实行核准制。其中,已建立规范董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收入分配管理规范的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同意,其工资总额预算可实行备案制。

  (五)合理确定工资总额预算指标基数。 已经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市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基数以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清算确定的上年度全部工资总额为基数。未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市属企业,初始工资总额预算基数原则上以上年度企业实发工资总额为基数;对上年实发工资总额低于前三年平均数的(剔除企业或项目关闭退出因规模性减人而减少工资总额等影响因素),可以前三年工资总额的平均数为基数,以后年度的工资总额预算基数以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清算确定的工资总额为基数。对于新组建市属企业,可按照同级同类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和实有职工人数合理确定工资总额预算基数。

  (六)合理确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周期 。 市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一般按年度进行管理。对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经济效益年度间波动较大的企业,或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审核,并报市人社部门认定后,工资总额预算可探索按周期进行管理,周期最长不超过三年,周期内年度工资总额可视情在不同年度进行调剂,周期内的工资总额增长应符合工资与效益联动的要求。

  (七)强化工资总额预算执行。 市属企业应严格执行经备案或核准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因企业外部环境或自身生产经营等编制预算时所依据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应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调整。

   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应加强对所监管企业执行工资总额预算情况的动态监控和指导,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清算。

  四、完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管理

  (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总额管理制度。 市属企业在经备案或核准的工资总额预算内,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分配。市属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根据所属企业功能性质定位、行业特点和生产经营等情况,指导其科学编制工资总额预算方案,逐级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实现工资总额预算目标。企业集团应合理确定集团本部工资总额预算,集团本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全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九)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市属企业应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位价值为依据,以业绩为导向,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并结合企业经济效益,通过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确定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岗位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市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落实企业工资总额向特殊人才倾斜要求,逐步提高关键岗位的薪酬吸引力,确保能够有效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

  市属企业应建立健全全员业绩考核制度,使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调整不合理过高收入。

  (十)规范企业工资列支渠道。 市属企业应调整优化工资收入结构,逐步实现职工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发放透明化。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将各种津贴、补贴等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所有工资性收入一律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不得在工资总额之外以其他形式列支任何工资性支出。

  五、健全工资分配监管体制机制

  (十一)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和指导监督。 人社部门负责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不同职业的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会同财政、国资监管、总工会、企联、工商联等部门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定期制定和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非竞争类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调控水平和工资增长调控目标。

  (十二)落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职责。 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负责指导所监管企业编制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做好所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的备案或核准工作,加强对所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和过程管控,按规定及时对所监管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清算,并将所监管企业上年度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报同级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汇总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可按规定将有关情况直接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十三)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内部监督机制。 市属企业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加强自律建设,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的运行。市属企业董事会应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工资分配事项,加强对工资分配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落实企业监事会和工会对工资分配的监督责任。将职工工资收入分配情况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定期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十四)建立国有企业工资分配信息公开制度。 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市属企业应于每年 12 月底前将上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信息向社会披露,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十五)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制度。 市人社、财政、国资监管等部门定期对国有企业执行国家、省、市工资收入分配政策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规发放工资、滥发工资外收入等行为。加强与出资人监管和审计、税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的协同,建立工作会商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监督效能,形成监督合力。

  市属企业存在超提、超发工资总额及其他违规行为的,扣回违规发放的工资总额,并视违规情形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行工资总额备案制管理的市属企业,如果出现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不规范或工资分配明显违反国家工资总额管理有关规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认定为内控机制不健全的,应取消其备案制管理,转为实行核准制管理。

  六、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做好统筹协调,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改革工作。全市国有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改革规定,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本实施意见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 实施。我市现行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规定,凡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按本实施意见执行。各级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要抓紧制定所监管企业的具体改革实施方案,于 2019 年 11 月底前,由同级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后印发实施。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参照本意见执行。

  泉州市人民政府

  2019 年 9 月 24 日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