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密云 擦亮生态“金名片” 引领全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30 来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一泓碧水,自山间蜿蜒而下,汇聚在燕山南麓,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这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密云水库,其波光潋滟的清水,滋养着京华大地。

  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嘱咐大家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

  四年来,密云区不负重托,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争当“三好生”,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

  保水护水继初心

  在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视频监控室内,一块占据了整面墙的大屏幕上,显示着空中俯瞰密云水库的三维实景图。密云水库的面积、库容、水位、无人机实时状态、案件处理情况、执法人员和渔民实时位置与轨迹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执法人员的操作下,肩负巡查任务的无人机陆续起飞。据了解,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新投用了4架新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其续航时间长,能够快速完成远距离画面拍摄及回传。高空视角下,无人机精准覆盖库区各个角落,弥补人工巡查的视野盲区,并且可以悬停清晰拍照取证。此外,库区内还有2艘配备毫米波雷达避障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的无人船,能够实时获取水面和岸边信息,其行动灵活、操作简便,能在区域长期蹲守,实现对重点点位密切监控。

  目前,密云区已完善密云水库“水陆空一体化”立体巡查体系,可全方位、全时段开展巡查调度,快速精准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增强保水护水实效。

  全社会保水氛围也愈加浓厚。沿水库周边,2000余名村民参与群防群治,负责协助管理51个卡口、管护站和看护点,守护好进入水库的通道,并参加水库周边巡逻和环境维护,共同守护密云水库生态安全。近年来,密云区连续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传文化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源保护等主题宣传活动,打造“水库儿女”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掀起全民保水热潮。

  密云区建立的“河长+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加大了保水执法力度。除了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生态环境公益修复增殖放流基地,今年6月,密云区人民法院在太师屯镇小漕村设立鸟类栖息地法治保护教育基地。至此“水、陆、空”三大生态保护基地在密云水库环岸落成,三处基地分别承担惩戒修复、生态补给、宣传教育功能,以法治力量护航密云生态文明建设。

  在库区之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化治理,不断发挥着生态功能,推动“环湖绿”,守护“水库清”,依托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12万亩国土绿化林在水库周边建成。同时,在水库上下游深入实施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

  着眼于更大范围的全流域建设,密云区联合水库上游地区共同成立“两市三区”保水共同体,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密云水库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市三区”包括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以及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五地携手并进,深入开展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推动水库流域总氮精细化治理,全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当前,密云水库实现水丰库满,水质、水量双提升,2021年以来,密云水库持续保持蓄水量30亿立方米左右的高水位安全运行,累计向下游生态补水18亿立方米以上,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主要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持续保持Ⅰ类水质,密云保水经验入选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典型案例,密云水库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被水利部评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绿水青山入画来

  水清岸绿,漫步密云,宛如人在画中游。近年来,密云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扩展绿色生态空间,交出了优异的生态答卷。

  夏末秋初,密云不老屯迎来一拨拨观星爱好者。夜幕苍穹下,星轨绚丽斑斓,这一幕让不少观者深感震撼。璀璨的星空,通透的蓝天,都是好空气的明证。

  近些年,密云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筑牢首都东北部生态屏障,用心打造首都美丽后花园。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一微克”行动,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综合治理,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全市最严格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保持100%,密云水库上游77条小流域全部达到生态清洁标准,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率先开展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塑料污染治理规范化试点建设,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经过不懈努力,密云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市首位,连续五年稳定达标。今年上半年,密云区PM 2.5平均浓度29.5微克/立方米,持续保持全市首位。

  此外,密云区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区镇村三级河长巡河率保持100%,清水河(北庄镇段)获评北京市幸福河湖,古北口镇司马台村获评北京市“水美家园”。深入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森林健康经营、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织密绿林空间方面,密云区加快推动39座公园、41块绿地生态联通、提质升级,让群众“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建成“历史文化探寻”主题城市慢行系统和一批城市景观,形成“山水形胜、古今交融”的城市特色风貌。

  随着密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这片土地正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据最新的生态监测数据显示,在潮河和白河交汇处,繁衍于高原地区的青藏沙鸻驻足歇息。在清凉谷景区,记录到了黑鹳育雏的珍贵影像。鹊鸲、大鸨、白枕鹤、苍鹭等一大批珍稀鸟类也纷纷到访,在密云山野林间和谐相处,不少鸟类选择在此“安家繁衍”。

  鸟类“花名册”越来越“厚实”,豹猫、斑羚等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也在密云现身,今年5月首次拍摄记录到复齿鼯鼠与沟牙鼯鼠的高清生态影像,研究表明两种鼯鼠稳定分布于密云山区。同时,在密云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似芸香红菇、轮叶贝母、宝珠草等野生植物也悄然生长,共同孕育密云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

  据最新版生物物种名录统计,密云区共收录9类3785种物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成为了密云区生态系统更加完整稳定的有力证明。

  “生态底色”越擦越亮,展现出一幅幅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密云区先后荣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字号”金名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城市绿化覆盖率、湿地面积等生态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市之首。

  全域发展驶快道

  当前,密云区正深化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努力将好山好水好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高质量发展优势。

  走进怀柔科学城东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发展之景。怀柔科学城东区位于密云城区西部,占地约32.7平方公里,主要聚焦地球系统科学、生命科学两大方向,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服务,配套居住、综合服务等功能。怀柔科学城首个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就坐落于此。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全面开放共享,服务国内外84家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重要科技成果入选“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中科院4个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和清华大学研究平台项目进入科研状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智慧监测平台项目选址落地。

  生命健康产业是密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底,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诞生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吸引集聚生命健康等领域高端资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目前,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各项基础设施正开足马力建设。

  在此基础上,密云区与北大医学深化合作,成立生命健康产业联盟,与国药控股成立医疗器械产业联盟,举办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大会,不断吸引聚集北医系、国药系健康医疗等领域资源,成功引进医汇云萃、莱泰制药等一批生命健康企业,国内首个中药院内制剂孵化产业园、复星药业、友康生物等重点项目正式运营。未来,密云将持续做大做强“生态+健康”文章,积极构建以健康服务为主导,以特色医疗、康复康养、运动健身、健康文旅为支柱产业,培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运动装备等关联产业的“1+4+N”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北大医学城”“生命健康科学城”“密云生命健康之城”。

  在一系列高端产业要素的牵引下,中关村密云园加快提质增效步伐,腾退盘活土地136亩,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持续优化。北汽和华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投产运营,享界S9全景智慧旗舰轿车本月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密云园测控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82家,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低空经济璀璨升起,密云抢抓机遇,跻身新赛道,以密云机场作为起降点推出四条低空飞行旅游专线,打造“空中观览水库”“空中游览长城”新玩法。与顺丰物流空运航线首飞测试成功,为地区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带来新生机,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北航科技园密云产业园,穆家峪镇获评全国首个低空旅游示范基地。此外,密云推进文旅体农深度融合发展,统筹规划了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推出4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水陆空”休闲度假新场景,打造24家“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成功创建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古北水镇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市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密云国际生态马拉松、马术公开赛、鱼王美食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成为密云文旅“金名片”,各镇结合特色资源开发星空、观鸟、红色研学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

  乡村振兴开新局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密云区的自然地貌特征,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五分之四,一个个充满生机的新农村分布在层峦叠嶂的山间。

  乡村面积大、数量多、人口多,如何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带动乡村振兴,是密云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密云区扎实推动“产业设施兴、人才服务兴、文化文明兴、生态环境兴、组织机制兴”的“五兴乡村”建设,使其相互联系、支撑、促进,协同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增收。

  在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小小的西红柿成了村民的致富“密码”。村里种植的“原味一号”西红柿,不仅在当地名声赫赫,很多游客也是慕名而来。如今,全村70%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在密云,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超2000亩,三个综合示范园区各具特色,带动全区西红柿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不少种植户承担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农业新品种筛选、展示任务,带动了周边10个镇、20余个村增收致富。密云区被列为全市唯一的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不仅是西红柿,密云区紧抓特色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推进“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农业发展,密云水库鱼实现全域有机认证,蜂产业规模保持全市第一,“密云八珍”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擦亮,即将举办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区域研讨会,来自18个国家的顶尖蜂业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将汇聚密云,共同探讨蜂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促进国际蜂业稳步发展。

  在夯实特色农业基础之余,密云区瞄准农业高精尖,主动融入全市“种业之都”“农业中关村”建设,积极推动“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建成全市唯一的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鲟鱼鱼苗供应获全市首家出口许可。密云区集聚科研高校资源,用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今年,密云区与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开展红色“1+1”行动20周年再出发合作,探索新时期党建创新与农业农村发展双丰收的共建新模式,开启校地共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密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已建成20万平方米农村街坊路,其中4条道路入选北京市“最美乡村路”。12.1万户完成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程,密云区成为北京市率先实现清洁能源采暖的生态涵养区,并建立区镇村三级运维体系,确保群众无忧取暖、温暖过冬。密云区已有285个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考核验收,8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位居全市首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密云区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示范工程,培养造就了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了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从而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通过实施村党组织“头雁”领航工程、打造“第一书记联盟”、选派“乡村振兴金融助理”等措施,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密云区被确定为全市首个“市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密云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54339586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时评网 td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